(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7年修改稿)
  
 一、培养目标
 (一)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服从国家需要,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具有实事求是的学风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艰苦奋斗,为祖国建设事业献身的精神。
   (三)具有坚实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发展方向,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工艺装备、测试手段与评价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工程中局部问题的能力。具有在本领域从事科研或教学工作的能力。能作出具有学术意义或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
   (四)能够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并能撰写论文摘要。
    (五)具有健康的体格和心理素质。
 二、修业年限
 基本修业年限为3年,允许修业年限为2-6年。
 三、二级学科及研究方向
 (一)材料物理与化学:1. 超分子组装与功能材料
 2. 多孔与催化材料
 3.含能材料的物理与化学
 4. 天然大分子多相体系结构与性能
                           5.材料计算物理与化学
 (二)材  料  学:    1. 纤维新材料
                           2. 高性能高分子材料
                           3. 先进纳米材料
                           4. 功能复合材料
                           5.天然与生物大分子材料
                           6.无机非金属材料            
 (三)材料加工工程:  1. 功能与智能材料
                        2.纳米复合材料加工成型
                        3.高分子功能助剂与材料改性
                            4. 新材料合成
                            5. 先进材料成型与加工
  
 四、培养方式
 1、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负责的同时要求其他硕士生导师予以辅助和配合,有利于发挥学术群体的作用。
 2、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课题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生本人的具体情况,由研究生导师组织有关人员和研究生本人共同制定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3、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实施开放式培养,支持研究生参加学术及实践活动。
 4、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并重。
 5、课程学习采取讲授与讨论、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等方法,要注重培养研究生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重视对研究生进行系统性科研训练,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水平研究生培养。支持研究生更多参与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拓宽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思维。
 五、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实行学分制。一般以课内18学时为1学分,实验类课程36学时为1学分;一门课程一般不超过3学分;研究生在答辩之前,总学分不低于36学分,包括必修环节学分。
 六、课程设置
 1.课程设置的原则
 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要把培养目标和学位要求作为课程体系设计的根本依据,进一步理清研究生应掌握的知识基础,注重课程体系结构的系统设计和整体优化,科学确定有关课程,避免单纯因人设课。
 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原则上在一年半内完成,其中学位课程学习原则上在第一年内完成。
 2.课程分类及学分分布
 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分为学位课和非学位课。学位课程指获取学位所必修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课程。学位课程为必修课,包括公共学位课和专业学位课。其中专业学位课包含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两部分。专业学位课的设置要反映本学科发展的前沿状况,吸收最新科技成果,体现学校学科特色。学位课为考试课,非学位课为考试或考查课。考试课按百分制记分,考查课以合格、不合格记,也可按百分制记。学位课考试成绩达到75分为合格,非学位课成绩达到60分为合格。
 非学位课程指各学科或研究方向拓宽知识面,了解学科发展前沿的课程。非学位课程为选修课,包括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
 (一)课程设置及必修环节见《 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教学计划》(附后)
 ①公共学位课                                7学分
 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学分
          自然辩证法概论(理工医科)           1 学分
          第一外国语                                     4 学分
 ②专业学位课                          12~17学分
 其中:专业基础课                           6学分
          专业课                           6~11学分
 ③非学位课程                          13~17学分
 其中:研究生公共选修课由研究生院负责制订。
 (二)必修环节
 必修环节是指获取学位所必修的文献阅读与开题报告、学术活动、社会实践、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等,计入总学分。
 ①实践活动                                 2学分
 实践活动包括教学实践、科研实践、管理实践、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等,课内外时数以120小时为宜。各学科要对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参加实践的形式、内容、时间和考核办法,提出具体要求。实践活动填写《九色
研究生实践活动报告书》。                 
 ②学术活动                                2学分
 各学科专业要为硕士研究生举办高水平的学术报告、开展学科前沿讲座、开设文献阅读课等。要求每名硕士研究生听取学术报告不少于10次,公开做学术报告不少于2次,至少撰写专业文献综述1篇。达到此要求方可获得相应学分。
 ③学术规范课、职业伦理课             不少于1学分
 七、必读书目(附后)
 八、个人培养计划
    每个研究生都应制定个人培养计划。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课题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生本人的具体情况,由研究生指导教师组织有关人员和研究生本人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应对硕士生学位课、选修课、各学期学分分配、考核方式和期限、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学术活动、文献阅读、学位论文选题范围、预期目标及进度、科研工作等做出具体的要求和安排,于新生入学后6周内将个人培养计划交研究生处备案。
 九、中期筛选
 研究生中期筛选,是在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之后,以研究生培养方案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科研创新和实践能力及健康状况等方面进行的综合考核。其目的是总结评价研究生入学以来的学习成果,及时发现研究生培养和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真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从而进一步激励研究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通过中期筛选,使品学兼优的人才脱颖而出,而对少数不宜继续攻读学位者,尽早进行妥善地处理。
 具体要求见《九色
关于对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实行中期筛选的暂行办法》。
 十、学位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答辩等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硕士研究生从事与学位论文有关的研究工作应不少于一年。
  1.论文开题
 硕士研究生在撰写学位论文之前,必须在查阅文献资料,了解本人主攻方向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确定学位论文题目。硕士研究生最迟在第三学期末通过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论证,通过者方可进入论文写作阶段。开题报告应公开进行,并由开题报告评议小组评审。硕士研究生开题评议小组成员3-5名,均应具有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开题报告包含文献综述,文献综述不得少于8000字。
   2.论文工作中期检查
 学位论文中期检查是对论文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后的半年左右进行中期检查。
 3.论文评阅及答辩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要求具体见《九色
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十一、科研活动
 为保证硕士学位的授予质量,在学位论文答辩前,硕士研究生原则上应以第一作者且九色
为第一署名单位发表SCI收录论文1篇。
 在评选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推荐人选科研业绩时,被ESI材料类期刊收录的SCI论文在分区上予以提高一档认定并优先推荐。
 十二、毕业和学位授予
 完成个人培养计划,达到学科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和发表文章要求,完成学位论文工作,通过学位论文答辩,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符合《九色
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有关规定,经学校审核通过,授予相应硕士学位。
 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教学计划
 
  
   
    修学性质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学时  | 
    开课学期  | 
    考核方式  | 
   
   
    公 共 学 位 课  | 
    G21900001  | 
    英语精读Ⅰ  | 
    1  | 
    36  | 
    1  | 
    考试  | 
   
   
    G21900002  | 
    英语精读Ⅱ  | 
    1  | 
    36  | 
    2  | 
    考试  | 
   
   
    G21900003  | 
    英语视听说Ⅰ  | 
    0.5  | 
    36  | 
    1  | 
    考试  | 
   
   
    G21900004  | 
    英语视听说Ⅱ  | 
    0.5  | 
    36  | 
    2  | 
    考试  | 
   
   
    G21900005  | 
    英语写作  | 
    1  | 
    18  | 
    1或2  | 
    考试  | 
   
   
    G2180001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2  | 
    36  | 
    1或2  | 
    考试  | 
   
   
    G21800013  | 
    自然辩证法概论(理工医科)  | 
    1  | 
    18  | 
    1或2  | 
    考试  | 
   
   
    专 业 学 位 课  | 
    20417101  | 
    有机材料结构与性能  | 
    3  | 
    54  | 
    1  | 
    考试  | 
   
   
    20417102  | 
    材料现代研究方法  | 
    3  | 
    54  | 
    1  | 
    考试  | 
   
   
    20417103  | 
    有机材料合成与制备  | 
    3  | 
    54  | 
    1  | 
    考试  | 
   
   
    20417104  | 
    无机材料制备、结构和性能  | 
    3  | 
    54  | 
    1  | 
    考试  | 
   
   
    20417105  | 
    材料制备化学原理  | 
    3  | 
    54  | 
    1  | 
    考试  | 
   
   
    20417106  | 
    流变学基础  | 
    3  | 
    54  | 
    1  | 
    考试  | 
   
   
    20417107  | 
    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  | 
    3  | 
    54  | 
    2  | 
    考试  | 
   
   
    20417108  | 
    高等有机化学  | 
    3  | 
    54  | 
    1  | 
    考试  | 
   
   
    20417109  | 
    外文专业文献阅读与写作  | 
    2  | 
    36  | 
    1  | 
    考试  | 
   
   
    20417110  | 
    学术规范与职业伦理教育  | 
    1  | 
    18  | 
    1  | 
    考试  | 
   
   
    专 业 选 修 课  | 
    20417111  | 
    纳米材料学  | 
    2  | 
     36  | 
    2  | 
    考查  | 
   
   
    20417112  | 
    高分子材料改性  | 
    2  | 
    36  | 
    2  | 
    考查  | 
   
   
    20417113  | 
    高技术纤维  | 
    2  | 
    36  | 
    2  | 
    考查  | 
   
   
    20417114  | 
    材料物理化学  | 
    2  | 
    36  | 
    2  | 
    考查  | 
   
   
    20417115  | 
    功能复合材料  | 
    2  | 
    36  | 
    2  | 
    考查  | 
   
   
    20417116  | 
    功能材料化学  | 
    2  | 
    36  | 
    2  | 
    考查  | 
   
   
    20417117  | 
    高分子反应挤出原理  | 
    2  | 
    36  | 
    2  | 
    考查  | 
   
   
    20417118  | 
    工程材料科学与设计  | 
    2  | 
    36  | 
    2  | 
    考查  | 
   
   
    20417119  | 
    新型高分子材料合成  | 
    2  | 
    36  | 
    2  | 
    考查  | 
   
   
    20417120  | 
    材料成型技术  | 
    2  | 
    36  | 
    2  | 
    考查  | 
   
   
    20417121  | 
    材料数据处理  | 
    2  | 
    36  | 
    2  | 
    考查  | 
   
   
    20417122  | 
    聚合物共混原理  | 
    2  | 
    36  | 
    2  | 
    考查  | 
   
   
    20417123  | 
    材料计算化学  | 
    2  | 
    36  | 
    2  | 
    考查  | 
   
   
    20417124  | 
    表面活性剂作用原理  | 
    2  | 
    36  | 
    2  | 
    考查  | 
   
   
    20417125  | 
    应用表面与胶体化学  | 
    2  | 
    36  | 
    2  | 
    考查  | 
   
   
    20417126  | 
    催化材料及其工业应用  | 
    2  | 
    36  | 
    2  | 
    考查  | 
   
   
    20417127  | 
    纳米材料论文阅读、撰写与投稿  | 
    2  | 
    36  | 
    2  | 
    考查  | 
   
   
    20417128  | 
    RAFT  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聚合方法及其应用  | 
    2  | 
    36  | 
    2  | 
    考查  | 
   
   
    20417129  | 
    材料微纳米加工技术前沿及其应用  | 
    2  | 
    36  | 
    2  | 
    考查  | 
   
   
    20417130  | 
    先进结构材料与应用  | 
    2  | 
    36  | 
    2  | 
    考查  | 
   
   
    20417131  | 
    新型纤维材料原理及应用  | 
    2  | 
    36  | 
    2  | 
    考查  | 
   
   
    20417132  | 
    安全与防护材料  | 
    2  | 
    36  | 
    2  | 
    考查  | 
   
   
    20417133  | 
    聚合物加工原理与技术  | 
    2  | 
    36  | 
    2  | 
    考查  | 
   
   
    20417134  | 
    纳米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 
    2  | 
    36  | 
    2  | 
    考查  | 
   
   
    20417135  | 
    能源存储与转换  | 
    2  | 
    36  | 
    2  | 
    考查  | 
   
   
    20417136  | 
    杂化材料研究前沿专题  | 
    0.5  | 
    4  | 
    2  | 
    考查  | 
   
   
    20417137  | 
    石墨烯高分子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应用  | 
    0.5  | 
    4  | 
    2  | 
    考查  | 
   
   
    20417138  | 
    微纳米材料前沿  | 
    0.5  | 
    4  | 
    2  | 
    考查  | 
   
   
    20417139  | 
    新能源材料研究进展  | 
    0.5  | 
    4  | 
    2  | 
    考查  | 
   
   
    公 共 选 修 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必修环节  | 
       | 
    实践活动  | 
    2  | 
       | 
       | 
    考查  | 
   
   
       | 
    学术活动  | 
    2  | 
       | 
       | 
    考查  | 
   
  
 
  
  
  
  
  
  
  
  
  
  
  
  
  
  
  
  
  
  
  
  
  
 必读书目(以下选读20项)
 
  
   
    序号  | 
    著作或期刊的名称  | 
    作者及出版单位  | 
   
   
    1  | 
    高等有机化学  | 
    汪秋安或荣国斌,化学工业出版社  | 
   
   
    2  | 
    高分子化学  | 
    复旦大学高分子教研室,复旦大学出版社  | 
   
   
    3  | 
    高聚物流变学及其应用  | 
    徐佩弦,化学工业出版社  | 
   
   
    4  | 
    现代材料分析方法  | 
    左演声,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 
   
   
    5  | 
    高分子物理  | 
    何曼君,复旦大学出版社  | 
   
   
    6  | 
    表明活性剂作用原理  | 
    赵国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7  | 
    聚合物共混改性(第二版)  | 
    吴培熙,轻工出版社  | 
   
   
    8  | 
    高分子合成新技术  | 
    王建国,化学工业出版社  | 
   
   
    9  | 
    无机合成化学  | 
    张克立,武汉大学出版社  | 
   
   
    10  | 
    无机材料合成  | 
    刘海涛,化学工业出版社  | 
   
   
    11  | 
    材料物理化学概论  | 
    李言荣,清华大学出版社  | 
   
   
    12  | 
    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  | 
    张立德,科学出版社  | 
   
   
    13  | 
    化学化工常用软件实例教程  | 
    彭智,化学工业出版社  | 
   
   
    14  | 
    功能高分子与新技术  | 
    何天白,化学工业出版社  | 
   
   
    15  | 
    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能  | 
    马德柱,科学出版社  | 
   
   
    16  | 
    高技术纤维  | 
    西鹏,化学工业出版社  | 
   
   
    17  | 
    反应挤出-原理与实践  | 
    [美]马里诺.赞索斯,化学工业出版社  | 
   
   
    18  | 
    Polymer  Chemistry  | 
    Roger  Rothon  ,Oxford  Press  | 
   
   
    19  | 
    Chemical  Reviews  | 
    美国化学会  | 
   
   
    20  | 
    Langmuir  | 
    美国化学会  | 
   
   
    21  | 
    Macromolecules  | 
    美国化学会  | 
   
   
    22  | 
    Nano letters  | 
    美国化学会  | 
   
   
    23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 
    美国化学会  | 
   
   
    24  |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A/B/C  | 
    美国化学会  | 
   
   
    25 26  | 
    Nature  Materials   |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 
   
   
    27  | 
    Nature  |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 
   
   
    28  | 
    Science  | 
    Science  | 
   
   
    29  |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 
    Wiley Inter Science    | 
   
   
    30  | 
    Materials  Letters  | 
    Elsevier  | 
   
   
    31  |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Elsevier  | 
   
   
    32  | 
    Polymer  | 
    Elsevier  | 
   
   
    33  | 
    Materials Science     | 
    Springer Link  | 
   
   
    34  | 
    Polymer Science Series A     | 
    Springer Link  | 
   
   
    35  | 
    Macromolecular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 
    Wiley Inter Science    | 
   
   
    36  | 
    Polymer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 
    Wiley Inter Science    |